媒體專訪
《蘋果日報》:【識食之道】新年想健康食齋?咪揀錯高脂高鹽食材 (24/01/2017)
【星島日報】訪問: 感冒飲「熱檸樂煲薑」work 唔 work? (04/01/2017)
《星島日報》自理腹瀉 復健飲食 (14/12/2016)
《親子王》營食系列-高熱量爆谷 (12/01/2017)
《親子王》營食系列-減鈉鹹水角 (05/01/2017)
《加拿大明報》: 寶寶加固坐定定(01/06/2016)
《親子頭條》: 營養師媽媽 寶寶吃得有營12個貼士(04/2016)
《蘋果日報》: 【識食之道】智選200千卡健康小食 一碟切片士多啤梨可飽肚(19/04/2016)
熱量高 半支紅酒=1.5碗飯 (02/02/2016)
註冊營養師詹佩鳳指酒精飲品中以烈酒酒精含量最高,近年受追捧的日本威士忌例如「響」,酒精含量43%,只飲一小杯,即約45毫升已攝取135千卡,已超過半碗飯熱量。港人常飲紅酒及白酒,雖酒精含量只介乎12%至15%,但因容易入口,嗜杯中物人士隨時飲半支或一支,尤其在新年飯局中。若飲一支紅酒,可攝取達656千卡,幾乎是一個正餐所需熱量。
不少人會在打邊爐或BBQ期間飲啤酒,雖然啤酒酒精含量低於烈酒,但飲一罐裝650毫升可攝取227千卡,相等於食一碗飯的熱量。詹表示,飲太多酒會影響心血管健康,提醒市民在大節期間要節制。
美國心臟協會便建議男士每日飲酒不多於兩份,女士不多於一份。所謂一份相等於120毫升(少於半杯)紅酒、白酒、果酒、清酒或香檳;或者是45毫升冧酒或日本威士忌;又或是一罐多約360毫升啤酒。
每逢農曆年假後都是減肥求助高?期,想避免增磅應掌握飲酒策略。詹稱,由於空肚飲酒份外傷胃及容易多飲,故建議飲酒前,先在飯局聚會中吃四分飽,避免越飲越多。
多飲水減水份流失
輪流飲酒、水或不含酒精飲品,如檸檬水、礦泉水等,不但可避免過量飲酒,又可為身體補充水份,預防因酒精引致水份流失。詹舉例飲一杯酒後,要飲一杯礦泉水。
倒酒都有技巧,切忌倒滿,或平日嘆紅酒時只倒100毫升逐少飲用。同時不應不斷添飲,建議減慢飲酒速度與親友輕嚐淺酌。要避免宿醉當然要少飲,而飲酒前後多飲水,可減少流失水份,酒後多外出散步深呼吸,都可紓緩宿醉等不適。
From《蘋果日報》: 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news/art/20160202/19475714
《蘋果日報》:牛腩河 魚餃粗麵 熱量高(06/01/2016)
《蘋果日報》:【識食之道】牛腩河魚餃粗 係高熱量陷阱!(05/01/2016)
<<新地Kiss>> : 吃出健康 潮食藜麥與小米 (10/12/2015)
<<有線電視>> : 臘味防腐成致癌風險 健康食法大公開 (30/11/2015)
<<新地Kiss>> : 五招拆解小朋友食飯太慢 (05/11/2015)
《星島日報》:減加工肉致癌風險特飲(01/11/2015)
《壹週plus》: Run!雨僑Run! 跑手餐單絕密公開(24/10/2015)
《蘋果日報》: 減肥都可以食大閘蟹?!(19/10/2015)
《無綫新聞透視》: 賞味期限 (05/09/2015)
《無綫新聞》: 年節大餐狂轟炸 健康飲食需謹記 (20/02/2015)
<<新地Kiss>>: BB飲食初體驗 (17/12/201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