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名西班牙女子於當地米芝蓮星級餐廳食用羊肚菌後,發生懷疑中毒身亡意外。據報,還有十多名顧客同樣出現中毒症狀。本地專家指,即使是可供食用的菇菌,部分仍需要徹底烹熟才可進食,呼籲大眾留意食用安全守則。
羊肚菌含有少量毒素「聯氨」,誤食聯氨會引致頭暈、惡心、短暫中樞性呼吸暫停、心律不正及各種中樞神經系統異常症狀,故不可生吃羊肚菌,應徹底煮熟才食用。若吃了外觀相近的假羊肚菌,其毒素更強,足以致命。
美國註冊營養師詹佩鳳說:「菇類的脂肪含量低,含有豐富蛋白質、氨基酸、維他命及有助腸道健康的膳食纖維等,屬於健康食材。然而除了羊肚菌,另一種熱門食材牛肝菌菇類約有數百種,部分種類帶有毒性,例如黑粉孢牛肝菌、黃粉末牛肝菌及網孢海氏牛肝菌等,均屬帶毒性的牛肝菌菇類,故選吃時也須留意,切勿誤食。至於個別可供食用的品種如紅網牛肝菌、褐黃牛肝菌(又稱黃褐牛肝菌),則須徹底煮熟才可進食。」
詹佩鳳指,進食菇類引致食物中毒的原因大致如下:部分未煮熟的可食用菇類(例如蘑菇、草菇和豬肚菇等)含有不耐熱的腸道刺激物,進食了這些未經徹底煮熟的菇類可導致腹痛、嘔吐及腹瀉等徵狀,這類中毒一般會自然痊瘉,期間只須補充水分和輔以舒緩症狀藥物便可。另外是進食了與有毒菇類混雜在一起的可食用菇菌,又或吃了含「菇類毒素」的有毒菇類。「菇類毒素」是一種由真菌自然生產的毒素,這類毒素都是耐熱的,大部分不能以烹煮、冷藏或其他加工方法來去除毒性。
為保食用安全,她提醒市民別購買懷疑摻雜了不明菇類品種的菇菌產品。因中毒個案通常多發生於大量食用、未完全煮熟或連續數天食用較常出現食物中毒的菇菌(如牛肝菌及羊肚菌等),建議每次只宜少量進食及烹煮熟透,並別連續數天食同一款菇菌。當第一次吃某種菇菌時,更應只食少量,以減少任何過敏或不良反應。
Related Posts
6 9 月, 2017
由XL到 S碼的準新娘_5個月減26磅
1 7 月, 2017
Ruby_產後_4個月減25磅
15 2 月, 2017
SamSam_產後4個月減28磅
15 2 月, 2017
Rebecca_6個月減30磅
10 8 月, 2017
Crystal_5個月減20磅
8 3 月, 2018
Allison媽媽_7個月減43.4磅
7 6 月, 2018
Wallace爸爸 _ 8個月減48.4磅
9 8 月, 2018
Ruby靚太_1.5個月減14.5磅
22 2 月, 2019
Alex 爸爸 _ 8個月減53.9磅
22 2 月, 2019
Sandy靚太_5個月減29.5磅
7 3 月, 2019
Iris 靚太_減20磅_血糖管理
4 4 月, 2019
Kingson_5個月減26磅
17 5 月, 2019
變S碼的新娘_3個月減15磅
7 3 月, 2020
Yandy靚女_5個月減30磅
6 7 月, 2017
減肥實證分享
4 5 月, 2017
Vivian_產後4個月減23.5磅
11 5 月, 2018
Bibian媽媽_4個月減24.6磅
4 4 月, 2022
變M碼的Maggie媽媽_疫情期間_3.5個月減17磅
22 12 月, 20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