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養師詹佩鳳建議口痕不妨吃水果取代零食。朱永倫攝

【本報訊】想吃零食原因有很多,但未必與肚餓有關。壓力大、飲水不足、工作沉悶及「口痕」都會令人想起美食,甚至產生「假肚餓」。註冊營養師詹佩鳳表示,不想經常「想食嘢」,宜減少買零食。
詹指,當承受太大壓力時腦部或會發出訊息,導致胃部不適,甚至感覺渾身不自在,許多時會令人誤以為自己肚餓,此時不妨嘗試做運動,戰勝假飢餓感。家居運動如簡單伸展、練習瑜伽,甚至落樓散步都可以減壓。都市人忙於工作,易忽略飲水,即每日飲6至8杯。感肚餓時可先飲一杯水,以了解自己是口渴還是肚餓。

家中減少儲存零食

 

若口痕不妨吃無糖香口膠、或低卡小食如車厘茄、青瓜條等。「做做吓嘢太沉悶、或無聊得閒嘅時候,腦部冇嘢專注,都會容易諗起食嘢。轉換工作性質、夜晚睇書或做瑜伽等運動,都可以分散對食慾嘅注意」。詹稱遠離零食誘惑比拒絕容易,建議減少家中儲存薯片、雪糕等零食,行超市避免經過零食架,無聊時逛書店、時裝店比逛超市、便利店好。不想看電視時不知不覺多吃零食,可考慮一邊做面膜美容、玩按摩球等,踢走進食慾念。
■記者梁麗兒